欢迎访问宝鸡文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涓涓之爱只为一份信念坚守——记宝鸡文理学院2001级校友李娟

2022-04-03  ————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过客。有的人踏过千重浪也不失少年样,有的人爱如萤火却能照亮暗淡星河。有这样一位校友,十年如一日默默照顾挚友父母,以涓涓之爱撑起屋檐下一方烟火。她就是宝鸡文理学院2001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院友,现任职于中共宝鸡市委党校的青年教师李娟。


                             

2012年,一场意外夺走了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校友菊瑛年轻的生命。对于菊瑛年过六旬的父母来说,不仅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而且要面对为女儿治病欠下的累累外债。一时间,煎熬、无望和病痛如一张巨网笼罩着两位年迈的老人。在他们几乎失去生活希望的时候,菊瑛的好友李娟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向两位老人伸出援手。

李娟是宝鸡文理学院2001级哲学系毕业生,菊瑛是宝鸡文理学院2000级音乐系毕业生,高中时她们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菊瑛的父亲靠开拖拉机养活一家人,菊瑛日子过得很清苦,但有了李娟的陪伴,平凡的日子也多了几分快乐。她们一起骑自行车上下学,一起做作业,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有一年暑假,菊瑛满脸愁容地告诉李娟:“父亲拉沙子遇上了工程欠款,下学期的学费恐怕交不上了,不知道以后该咋办。”李娟知道后心想,可不能因此让菊瑛失学,得想办法把钱要回来。于是她二话不说拉着菊瑛就出门,在炎炎烈日下,两人挨家挨户找包工头要欠款。讨债的过程中,看了不少脸色,受了不少委屈,可是看到菊瑛满心欢喜拿着要回来的钱,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转眼到了高三,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艰苦,心理上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人,也考验着菊瑛和李娟。但她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相继拿到宝鸡文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李娟从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宝鸡市委党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菊瑛毕业后也找到自己心爱的工作。

本来以为快乐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谁承想2012年的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当李娟满心欢喜地打电话给菊瑛,告诉她自己即将结婚的喜讯时,却被告知菊瑛已经因病离世。急匆匆赶到菊瑛家,等待她的是一方冰冷的骨灰盒。


    

                   (宝文理学习时期的李娟和菊瑛)

                               

突然的噩耗,让所有人难以接受。菊瑛的父亲不善言辞,只是窝在墙角一根接一根地闷头抽烟,菊瑛的母亲躺在床上,哭泣着抱怨上天的不公。看见这一切,李娟心里五味杂陈,开始盘算着两位老人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年迈的老人以后该依靠谁?她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为挚友做些什么,不能就这样放弃他们,要给老人活下去的希望。想到这里,她走上前去,紧紧握住菊瑛父亲的手,真诚地说:“叔,菊瑛走了,您就把我当作您的女儿,我们一起撑起这个家!”

从那一天开始,李娟就把两位老人放到心里,对待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老人走出阴霾呢?

李娟决定从小事做起。节假日,平日休息,只要回到陇县,李娟就一定会去老人家里坐一坐,和他们说说话,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看到菊瑛的父亲腿脚不便,她就四处寻医问药,直到老人行走自如。看到菊瑛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她就叮嘱老人按时吃药,还给老人备好急用药以备不时之需。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她就带着老人去县城周围的景点转一转。秋冬天气转凉,她也会提前买好衣物送到老人家里,嘱咐他们及时添衣。每次离开时,还会留下零用钱,嘱咐老人注意身体,好好生活。

李娟上班的地点在宝鸡市区,不能做到天天去看望老人,为了方便时刻了解老人的情况,李娟还特意给他们买了手机,隔三岔五跟他们通电话。每当遇到电话打不通的情况,李娟心里就会忐忑不安,马上让在陇县县城上班的弟弟去查看情况,知道老人安好,她才放心。李娟明白老人最怕孤独,每逢过节的时候,她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去拜望老人。大家一起包饺子,聊闲话,拉家常,孩子们在院子里疯跑,冷清的农家小院一下子有了生气,热闹的气氛让老人渐渐走出悲伤的情绪。有一次临走时,菊瑛父母拉着李娟的手说:“是你把我们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现在不管咋样,我们都会跟着你好好生活。”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菊瑛父母的心情也在慢慢好转,可是心情好了,身体又出了问题。

2017年,菊瑛的母亲因为白内障住进了医院,失女之痛加上视物不清让老人郁郁寡欢,整日长吁短叹。李娟明白老人的心思,把老人送进医院后,马上帮着老人挂号、买药、找床位、办手续,尽自己最大可能让老人少操心,同时感受到温暖。老人住院期间,李娟每天一下班就去医院,给老人送饭、洗脸、洗脚,别人孩子能做的,她都一件没落地尽心做到,没有一丝马虎。

2019年春节期间,李娟想起菊瑛的父亲马上就七十岁了,按照农村的习俗,是要给老人过寿的。于是,她提前买好蛋糕,联系到了菊瑛生前的好朋友和老同学,打算一起给老人过个生日。可在生日前几天,老人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李娟心里七上八下,立刻让弟弟去打听。最后得知,老人出门遛弯时被一辆三轮车撞倒,住进了医院。得知老人情况后,她立刻从宝鸡奔回陇县,直到看见病床上的老人没有大碍,悬着的一颗心才最终落地。那天在医院的病房里,一群菊瑛儿时的玩伴围着老人唱生日歌,大家一起吃蛋糕,跟老人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七十岁生日。

2021年寒衣节,李娟冒着大雨赶回陇县,来到挚友的坟前吊唁。为了不让两位老人触景伤怀,她刻意绕过村子街道,没有登门探望。但是在离开村子的时候,两位老人还是得到了她回来的消息,颤颤巍巍把她送到村口送上车。当听到两位老人在村口逢人便说“看!我闺女回来了!”这让李娟百感交集。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让老人渐渐走出了阴霾。

                             

有人问李娟,你这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娟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她所学的专业。2001年9月,李娟第一次踏进了宝鸡文理学院的大门,走进了哲学系的教室。开学第一课,老师在介绍哲学专业的特点的时候,说了一句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句话出自《庄子·人间世》:“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刚开始她并不理解,既然都是无用之事为何还有大用呢?既然是有大用之事为什么要以无用的表象体现出来呢?而这些年的人生经历,让她渐渐明白,太多功利的追求会违背人的初心,会磨损生命该有的底色,我们应该勇敢地去做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事情,因为它会让我们的人生更有色彩。

李娟说:“谁不会老?谁不想老了与儿女共享天伦?在替挚友照顾父母的十年间,我的收获远比付出多得多。如果我只是功利地把照顾老人这件事当作‘无用之事’,或许我都不会坚持这么多年。我们每天都在‘无用’和‘有用’之间艰难取舍,人心越是浮躁,越是需要我们去寻找人生中真正‘有用’的东西,这是我们对美的一种坚守。”

在李娟的心里,这种“无用之用”的感情就是友情,真正的友谊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不会因为彼此不联系而生疏,不会因为遇到新的朋友而相互忘记。因为曾经心心相印,那些刻骨铭心的默契,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光芒,她可以透过生命的缝隙,照亮我们的人生。(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图/刘晓勇 侯璠玙  审核/刘景世 张选朝)


上一条:《陕西日报》刊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勇理论文章

下一条:第五场“星海论坛”暨陈答才教授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