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文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正在浏览:0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树牢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做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传承者

2025-09-05  ————

编者按:9月4日,副校长冯飞龙亲临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院全体硕士研究生作专业学习与学业规划专题讲座。讲座紧扣“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核心要求,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三个方面做了全方位指导,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催人奋进,让全体研究生受益匪浅。现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讲稿提纲并予以刊发,以资全体师生深入学习领会。


树牢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做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传承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与学业生涯规划指导意见及讲话稿

2025年9月4日

冯飞龙


各位研究生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校园里的樱花树刚刚染上浅黄,便迎来了最朝气蓬勃的你们——2025级研究生新生。欢迎你们跨越山海江河来到周秦文明发祥地、炎帝故里宝鸡,选择在宝鸡文理学院开启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研究生旅程。欢迎你们加入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作为老师兼导师,我将与大家一同探索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为各位同学明确专业方向、做好学业规划提供指导。

第一部分:专业学习指导

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筑牢理论根基

在接下来的3年里,你们将面临与本科截然不同的挑战与机遇,老师在课堂上不会再逐章讲解教材,重点是引导你们深入研读学科前沿文献,讨论学界尚无定论的学术难题;学术研讨会上需要你们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需要虚心倾听他人的批评,学会在思想碰撞中找到新的研究思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需要你们在学习中紧扣“理论深度、历史维度、实践广度”三个核心,努力实现自身“从知识掌握到理论创新、从文本解读到现实观照”的跨越。

一、打牢“文本研读”基础,把握理论本源

1.建立“分层研读”体系优先精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怎么办》《实践论》《矛盾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文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

2.掌握“文本解读”方法:要结合文本写作的历史背景、理论语境,梳理文本“问题意识”与“逻辑脉络”。建议同学们要通过“批注式阅读+文献综述”训练,将文本观点转化为自己的理论储备。

二、强化“学科交叉”思维,拓宽理论视野

聚焦“特色研究方向”:结合自身兴趣与时代需求,选择1-2个细分领域深耕,如“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美丽中国实践”等,避免研究“悬浮于现实之上”。

参与“跨学科研讨”:主动参加校内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术讲座,或跨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讨会。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形成多维度研究思路。

三、立足“现实观照”导向,践行理论使命

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化时代劳动异化”等社会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分析。

开展“田野调查与实践研究”:利用假期参与地方政府、社区、企业的实践调研等,注重“问题发现”与“理论验证”结合,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闭环。

第二部分:学业生涯规划

实现“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协同推进

一、第1学年基础积累期:聚焦“知识体系构建与学习习惯养成”

课程学习: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核心课,确保每门课程形成“知识框架图”;同时选修1-2 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选修课,补充专业深度。

文献积累:建立个人“文献数据库”,按“经典著作”“学术论文”“政策文件”“案例资料”分类整理。例如,用 Zotero 或 EndNote 软件管理文献,对每篇论文标注“核心观点、研究方法、不足与启发”,定期梳理文献,形成“研究热点图谱”。

方向探索:建议每月与导师定期沟通1-2次、积极参加课题组会,认真阅读领域内权威学者研究成果,逐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制定初步的文献阅读计划。

二、第2学年核心突破期:聚焦“学术能力提升与研究成果产出”

撰写小论文:围绕研究方向完成1-2篇学术论文,争取期刊发表。写作前需做好“选题论证”“方法选择”“框架搭建”确保逻辑严谨,如“问题提出- 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案例验证-结论与建议”。

做好开题报告:第2学年下半年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开题前需广泛调研文献,确保选题“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意义”;开题报告中需清晰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论文框架、进度安排”。

开展学术交流:主动参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讨会,或在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沙龙中发言,锻炼“学术表达与批判思维” 能力。同时也需接受他人对自己研究的批评,不断完善研究思路。

三、第3学年成果转化期:聚焦“学位论文完成与职业方向落地”

学位论文撰写与修改:第3学年上半年需完成学位论文初稿,核心是“按开题方案推进研究,确保内容完整、逻辑严谨”。写作过程中需定期与导师沟通(建议每2-3周汇报一次进展),及时解决“研究数据不足”“理论分析不深入”等问题;初稿完成后需根据导师意见反复修改。

答辩准备:答辩前需熟练掌握学位论文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创新点”,同时预判答辩委员会可能提出的问题,提前准备回答思路;答辩时需保持“自信、严谨、谦逊”的态度,既要清晰阐述自己的研究,也要虚心接受评委的意见。

同学们选择的方向或许不同,未来的规划或许各异:有的同学希望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同学计划直接工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有的同学可能尚未确定最终的方向。但无论选择哪条路,希望大家能牢记“初心”——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想要读研?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不妨回头看看这份初心。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保持“好奇”与“敬畏”:对学科前沿保持好奇,敢于探索未知;对学术规范保持敬畏,坚守科研诚信——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研究生的基本准则。

第三部分:给各位同学的几点叮嘱

坚定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仅是“专业”,更是“事业”。希望大家始终牢记“为谁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发展、人民需求结合起来,避免“为了论文而论文”,真正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

积极的求知心态:希望大家能在专注学术的同时,多和导师沟通,他们是你学术上的领路人,迷茫时可以给予你宝贵的建议;多和同学交流,他们是你们未来学术道路上的同行者;不妨多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去参加一场讲座,去加入一个社团,去感受校园文化活动——这些经历会让你的研究生生活更加丰富。

严谨的学术态度:学术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引用文献需规范,数据论证需扎实,观点表达需严谨。希望大家从第一篇课程论文开始,养成“敬畏学术、尊重真理”的习惯,这是学术生涯的“生命线”。

开放的学习心态:希望大家既要“扎根经典”,也要“拥抱时代”——关注前沿理论,借鉴多元方法,同时主动与同学交流、向导师请教,在“碰撞与启发”中提升自己。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学校会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马院会是你最坚实的依靠,老师们会是你们最可靠的伙伴。

再次欢迎各位 2025 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愿你们在这里,不负韶华,以梦为马,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张吉祥 审核/刘晓勇)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学业规划指导讲座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导师见面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