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文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正在浏览:0 人
学校主页 博文明理 厚德尚能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米文科教授撰写的学术文章《“穷理”何为:朱熹思想中“知”的为学意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版(10月29日)刊出。
文章从“知”在学为圣人的意义、“知”对于儒佛之辨的意义、“知”与朱、陆异同以及“知”与“识心”“观心”四个方面重新思考了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格物穷理”说的意义,指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谓“源头活水”就是格物穷理,也就是“知”。有了“知”,才会“清如许”,才能“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科研管理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图/米文科 审核/胡登卫、刘晓勇)
原文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cn/epaper/read.do?m=i&iid=7235&eid=52819&idate=12_2025-10-29_A01
下一条:我院师生参加“全球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与城市哲学的中国式建构”学术研讨会
【关闭】